綿辦規〔2023〕2號
綿陽科技城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科學城辦事處,市級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綿陽市財政金融互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綿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7月6日
綿陽市財政金融互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協同聯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激勵作用,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支持金融產業發展
(一)支持金融機構招引。
對綿陽市轄區(園區)新引進或新設立的市級金融機構(含各類地方金融組織,下同),市級財政分類給予金融機構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落戶獎勵,其中銀行、財務公司、商業保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保險公司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其他金融機構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在我市注冊設立區域總部、后援中心和專營中心的金融機構,市級財政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綿陽銀保監分局、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市財政局;逗號前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支持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
對金融機構在我市重點金融服務領域進行創新的產品和服務,被納入國務院發文推廣先進經驗的,市級財政給予金融機構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綿陽銀保監分局、市財政局)
二、推動金融支持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發展
(三)支持創新驅動發展。
1.降低科創企業融資成本。
對我市符合條件的科創中小微企業獲得的信用貸款和非固定資產抵(質)押貸款,市級財政給予單戶企業不超過30萬元的一次性貸款貼息。(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科技局,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綿陽銀保監分局、市財政局)
2.支持保險提供科技風險保障。
對市轄區(園區)參加科技保險和軍民融合保險的科技型企業,市、區財政按實際保費支出的30%—45%給予單戶企業累計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一次性保費補貼。(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綿陽銀保監分局、市財政局)
3.支持社會資本投資科創企業。
對符合條件且投資于我市轄區(園區)內科技型企業的天使投資基金或創業投資基金,市級財政按實際投資總額的3‰給予單支基金最高不超過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天使投資基金或創業投資基金引進市外已投高新技術企業或項目落地我市園區的,市級財政按照基金實際投資額2%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
(四)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對我市符合條件的上市企業再融資用于綠色低碳項目建設運營,以及非金融企業通過發行綠色債券融資用于綠色低碳項目,市級財政按照企業當年實際融資額的0.1‰給予單戶不超過50萬元一次性費用補助。(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發展改革委、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市財政局)
(五)支持產業鏈供應鏈融資。
對促成我市上下游企業實現在線應收賬款年度融資額排名前3名的核心企業,市級財政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經信局,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市財政局)
(六)降低“專精特新”企業融資成本。
對我市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市級財政給予單戶企業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貸款貼息。(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三、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
(七)支持增加小微企業首貸和信用貸款。
對向無貸款記錄的我市小微企業發放首筆貸款的銀行機構,市級財政按照其當年實際發放此類貸款金額的0.5‰給予補貼。對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銀行機構,市級財政按照其年度新增普惠小微信用貸款額的0.5‰、單戶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給予補貼。(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綿陽銀保監分局、市財政局)
(八)支持融資擔保增量降費。
對納入國家融資擔?;稹⑹〖壢谫Y再擔保機構授信范圍,在我市開展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的融資擔保機構,綜合考慮年度績效評價結果和年度新增合作業務擔保余額等因素,市級財政給予單戶機構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風險補助。(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
四、促進直接融資發展
(九)支持企業股權融資。
對在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和境外主要資本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我市企業,市級財政給予500萬元一次性費用補貼;對在“新三板”掛牌的我市企業,市級財政給予50萬元一次性費用補貼;對注冊地、總部辦公地新遷入我市的上市公司(非ST、*ST),市級財政給予5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通過增發、配股、發行可轉債等方式進行再融資的上市公司,市級財政按全年實際再融資額的0.1‰給予單戶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費用補助。(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
(十)支持企業債券融資。
對市轄區(園區)非金融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融資(含在境外主要資本市場發債并調回綿陽使用的)、資產證券化融資及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融資的,市級財政按照當年實際融資額的0.1‰給予單戶不超過300萬元一次性費用補助,對上述首次成功實現債券融資的,再給予10萬元一次性補貼。(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發展改革委、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市財政局)
五、促進產融合作共贏
(十一)健全貸款分險機制。
市級財政建立總規模3.5億元科創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與金融機構開展“科創貸”“科擔貸”“設備儀器貸”等政策性產品合作,按照風險共擔原則,由財政與合作機構按比例分擔貸款本金損失,引導金融機構降低科創企業貸款門檻和融資成本。(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金融工作局、人行綿陽市中心支行、綿陽銀保監分局)
(十二)開展企業應急轉貸。
設立2.6億元企業應急轉貸專項資金,對我市符合條件的還貸出現暫時困難的中小微工業企業、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提供按期還貸、續貸短期周轉服務,降低企業轉貸成本和風險。(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十三)支持基金集聚發展。
對在基金集聚區舉辦的基金招商、項目路演、投融資對接、論壇峰會等活動,市級財政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費用補助。(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
本政策自2023年8月8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市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制定實施細則。



